在線客服
資訊列表
-
山西推動焦化產能置換,走現代焦化產業綠色發展之路! ? 自山西省《關于推動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總目標出臺以來,山西省轉變理念,找準定位,狠抓焦化產能壓減工作,堅持上大壓小、產能置換、退川入谷,在優化焦化產業布局的同時,著力提升行業裝備水平,力求走出一條現代焦化產業綠色發展之路。 ? 為推進山西省焦化行業持續轉型升級,山西省將堅決落實中央要求壓減過剩焦化產能,同時兼顧推進焦化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堅持有保有壓、上大關小、扶優去劣、除舊育新,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形成合力,協同推進,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 為達成在2023年底前全面實現干法熄焦的目標,山西省需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將剩余38%的濕熄焦焦爐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全面關停占比達32%的4.3米焦爐以及不達超低排放標準的其他焦爐。這意味著有超過1/3的山西焦化產能需要邁過這條“生死線”,達到“發展線”。 ? 山西省計劃通過市場化交易實施產能置換。具體而言,山西將實行焦化產能總量調控制度。即在“十四五”期間,將全省焦化總產能控制在1.437億噸以內,并依法依規推動大型焦化升級改造項目建設,要求在建、擬建焦化項目必須按照能效標桿水平和排放標準限值進行設計、建設和運行。同時提出“上大關小”,即原有不合規焦爐要在新項目建成并具備投產條件后關停,鼓勵5.5米以上焦爐企業及符合產業政策的熱回收焦爐企業,加快干熄焦改造建設進度,而且將分期分批關停4.3米機焦爐以及不達超低排放標準的其他焦爐。 ? 據了解,山西省已有部分企業率先實施過剩產能全面壓減。2020年12月,山西光大焦化氣源有限公司在全國率先發布了《煉焦化工生產中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與控制標準》的企業標準,其中焦爐無組織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制定的標準遠低于國家標準。山西天星煤氣化有限公司全力實施“上大關小”技改升級,推動101萬噸/年焦化新能源城市居民生活供氣技改升級項目建設,助力企業早日實現轉型升級,達到“綠色、集聚、智能、高端、節約”發展。山西盛隆泰達新能源有限公司192萬噸/年炭化室高度7.6米頂裝焦化技術升級改造項目位于古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澗河工業園內,屬于“上大關小”置換建設的焦化項目。 此外,山西省將對焦化產能置換實施市場化交易,結合各市能耗“雙控”和環境容量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對焦化產能進行跨市置換,在市場化交易的基礎上實行差異化調控管理,引導焦化產能向能效水平高、環境容量足、產業基礎好的各市集聚。同時提出能耗強度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焦化化產深加工項目無需實施能耗替代,由省節能審查機關進行節能技術審查后,即可出具節能審查意見。 東風浩蕩,力無窮盡。山西加快推動焦化產能置換,走現代焦化產業綠色發展之路順勢而發,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 ? ?
2022-07-14
查看詳情 -
山西:2025年焦化企業全面邁過"生存線",30%以上達到"發展線" 6月30日,山西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建設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推動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明確了具體目標和路徑。 《意見》提出,2023年底前,山西省焦化企業全面實現干法熄焦,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關停4.3米焦爐以及不達超低排放標準的其他焦爐。新建焦化升級改造項目和各設區市城市建成區及周邊20公里范圍內的現有焦化企業按規定時限實施環保深度治理。2025年,全行業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較2020年實現"雙下降",焦化企業全面邁過"生存線",力爭30%以上企業達到"發展線"。 《指導意見》圍繞發展目標,提出七項重點任務: 一是全面提升焦化行業節能環保安全水平。 推動呂梁、長治等8個產焦市實施節能、環保、安全"三改造"和干熄焦、余熱發電"兩運行"工程,提高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加強焦化行業分市能耗雙控和環境容量約束性指標管理。對未落實能耗替代指標的已建成和在建、擬建焦化項目,只要符合所在市焦化行業能耗強度和能耗總量約束性目標,無需針對單個項目落實能耗替代指標,省節能審查機關進行節能技術審查后,即可出具節能審查意見。堅持源頭防控、過程管控、末端治理,實施干熄焦、上升管余熱回收等節能技術改造,按規定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或環保深度治理。干熄焦余熱發電并網應并盡并。 二是依法依規推動大型焦化升級改造項目建設。 在建、擬建焦化項目必須按照能效標桿水平和省生態環境廳規定的排放標準限值進行設計、建設和運行。根據能耗強度和排放標準限值,科學確定各市焦化產能對應的能耗雙控和環境容量約束性指標。焦化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或產能置換造成焦化產能跨市轉移的,通過用能權、排污權市場化交易等手段,滿足焦化項目用能、排污需求。各市在能耗雙控和環境容量約束性指標范圍內,統籌本市焦化項目建設。各市人民政府經嚴格論證確有必要建設的焦化項目,按照山西省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有關要求推進。省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快項目建設手續辦理。 三是分期分批關停退出4.3米焦爐。 截至2021年底,山西省4.3米焦爐產能共3666萬噸,其中3221萬噸已備案"上大關小"大型焦化項目。已"上大關小"的4.3米焦爐,新項目建成具備投產條件后關停,2023年底前全部關停;未“上大關小"的4.3米焦爐,2023年底前全部關停。各市人民政府要優先推進涉及4.3米焦爐關停的在建、擬建焦化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妥善安置擬關停企業職工,對涉及氣源熱源等民生保障的擬關停4.3米焦爐,要提前完成氣源熱源調整替代,確保按期完成關停任務。 四是加快推進化產回收利用鏈條高端延伸。 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推動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焦化副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焦化化產加工利用水平。對能耗強度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焦化化產深加工項目,可無需實施能耗替代,省節能審查機關進行節能技術審查后,即可出具節能審查意見。鼓勵焦爐煤氣制氫,打造全國氫能高地。鼓勵焦爐煤氣制甲醇、乙二醇、LNG、合成氨,延伸發展高端聚酯新材料等產業鏈。鼓勵煤焦油輕組分精細分離,生產間對甲酚、二甲酚、苯酐、四氫化萘等萘系列產品,以及精蒽、菲、咔唑等醫藥中間體。鼓勵煤焦油重組分深加工,生產鋰電池負極材料、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等高端炭素產品。鼓勵粗苯精深加工生產尼龍系列新材料及生物可降解塑料等產品。 五是提高焦化企業生存力發展力。 結合"生存線、發展線"指標,建立山西省綠色焦化企業綜合評價體系,從項目合規性、管理規范性、產業鏈延伸、污染物排放、節能降耗、安全生產等多個維度,對焦化企業實施生存力發展力評價和對標管理。研究將焦化企業生存力發展力達標情況,作為產量調控、要素配置、財政和金融支持等行業政策的重要依據,引導焦化企業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 六是科學調控焦化產能和焦炭產量。 實行焦化產能總量調控制度,全省焦化總產能控制在14372.4萬噸以內,不再新增焦化產能。結合各市能耗雙控和環境容量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對焦化產能跨市置換,在市場化交易的基礎上實行差異化調控管理,引導焦化產能向能效水平高、環境容量足、產業基礎好的市集聚。充分發揮焦化行業協會、焦化產業聯盟等機構的作用,當焦炭產量供過于求、價格跌幅較大,嚴重影響行業經濟效益時,實行全省域焦炭減量保價制度,參考焦化企業生存力發展力達標情況,按比例壓減各生產企業焦炭產量。 七是打造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 按照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任務要求,充分發揮山西省煉焦煤資源優勢,深入開展煤炭分質分級利用,打造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焦化企業要突出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通過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改造、加強對標管理等措施,不斷提升投入產出水平和全員勞動生產率,持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按照適度集中、資源共享、各有側重、特色發展的原則,推動焦化企業集群集聚發展,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降低物流運輸及能耗成本,打造"鋼一焦一化一氫"特色優勢產業鏈條。 ? ?
2022-07-08
查看詳情 -
山東省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 山東省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 ?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山東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有關要求,推進焦化行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實施范圍。所有焦化企業(包括獨立焦化企業和鋼焦聯動企業)的煉焦生產環節,含備煤、煉焦、熄焦、焦處理、煤氣凈化以及大宗物料儲存運輸等。 (二)主要目標 ——2023年9月底前,黃河流域各市率先完成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2023年年底前,全省全面完成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擬建焦化產能,投產時全面實現超低排放。 2022年年底前簽訂產能轉出協議的焦化企業,可不再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但應滿足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要求,并嚴格按時完成關停淘汰。 二、指標及措施要求 焦化企業超低排放是指對所有生產環節實施升級改造,包括有組織超低排放、無組織全流程收集治理、物料運輸清潔化、監測監控及環境管理規范化。具體要求如下。 (一)有組織排放控制指標。焦爐煙囪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總烴、氨排放濃度小時均值分別不高于10、30、100、60、8mg/m3;粗苯管式爐等燃用焦爐煤氣的設施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0、100mg/m3;裝煤、干法熄焦顆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小時均值分別不高于10、50mg/m3;推焦顆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小時均值分別不高于10、30mg/m3;精煤和焦炭破碎、篩分及轉運,硫銨結晶干燥等顆粒物排放濃度不高于10mg/m3;冷鼓、庫區焦油各類貯槽、苯貯槽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不高于50mg/m3;酚氰廢水處理工序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不高于100mg/m3;具體指標限值見附件1。達到超低排放的焦化企業在線監測數據每月至少95%以上時段小時均值排放濃度滿足上述要求,不能滿足超低排放的時段應達到排放標準限值要求。 焦爐應配套并采用干熄焦方式,除干熄焦主體、脫硫除塵設施檢修期間和突發故障外,不得使用備用濕熄焦。 (二)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全面加強物料儲存、裝卸、輸送、攪拌、破碎、篩分、清理及其他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控制,在保障生產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密閉、封閉等有效措施,提高廢氣收集效率。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及措施的界定見附件2。 (三)大宗物料清潔運輸要求。鼓勵企業通過新建或利用已有鐵路專用線、打通與主干線連接等方式,有效增加鐵路運力;對短距離和廠內運輸的大宗物料,鼓勵采用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密閉方式運輸,減少物料二次倒運。進出廠的煤炭、焦炭等大宗物料和產品采用鐵路、水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方式運輸比例不低于80%;達不到的,汽車運輸部分應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鼓勵企業發揮沿海沿河優勢,發展水路運輸。 廠區內運輸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非道路移動機械全部為新能源或達到國三及以上排放標準,嚴禁使用列入淘汰范圍的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 (四)監測監控及管理要求。焦化企業應全面加強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監控設施建設,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按照《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鋼鐵工業及煉焦化學工業》(HJ 878—2017)要求,編制自行監測方案,開展自行監測,如實向社會公開監測信息。 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焦化企業,應全面落實自動監控、過程監控和視頻監控等管理要求。焦爐煙囪、焦爐裝煤和推焦除塵地面站、干熄焦環境除塵站等重點有組織排放源安裝煙氣排放連續在線監測系統(CEMS)和分布式控制系統(DCS);無組織排放源實現清單化管理,對應建設無組織排放集中控制系統和顆粒物、非甲烷總烴監控設施;在焦爐爐頂、干熄焦裝入裝置、備用濕熄焦塔、篩焦樓篩分和裝車區域、料場出入口、廠區門禁等安裝高清視頻監控設施;在運輸車輛進出通道安裝門禁系統,監控運輸車輛進出廠區情況,具體要求見附件3。CEMS、DCS系統、門禁電子記錄等數據要保存一年以上,視頻監控數據要保存六個月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有序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各市應圍繞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需求,加快推進焦化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和指導,幫助企業合理選擇改造技術路線。焦化企業要因廠制宜選擇成熟適用的環保改造技術,制定改造方案,確保按時完成改造任務。 (二)實施差異化管控。焦化企業實施差異化管控,樹立標桿,引導行業轉型升級。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焦化企業,在焦炭產量指標分配、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等方面予以傾斜;對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未按照產能轉出協議停產的焦化企業,加大聯合懲戒力度,不得評為績效A級或B級企業,執行差別電價政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任務、分清責任、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指導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制定并執行差別化電價政策,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部門負責推進焦化產能整合轉移,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協調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稅務部門負責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各市生態環境部門要做好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建立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管理臺賬,并于每月10日前報送省生態環境廳。 (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焦化企業是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責任主體。各企業應按照本方案要求,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確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務,并及時依法變更或重新申請排污許可證。嚴格落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有關要求,按照技術規范確定的環保和安全要求建設、運行,加強人員技術培訓,健全內部安全環境管理機制,確保治理設施長期連續穩定運行。 (三)完善經濟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激勵政策。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稅法,按照有關條款規定,對符合超低排放條件的焦化企業給予相應稅收優惠待遇。落實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抵免優惠政策。積極推進焦化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納入中央、省級項目儲備庫。 (四)嚴格監測評估。企業應落實主體責任,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連續穩定運行一個月后,可自行或委托有資質的監測機構和有能力的技術機構,對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和監測監控超低排放完成情況開展評估監測,并形成評估監測報告,報市級生態環境部門備案。各市生態環境部門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評估監測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五)實施動態管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事后監管,對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備案的企業,檢查發現達不到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以及監測監控等相關要求的,視情節取消相關優惠政策,重新實施差別電價。嚴厲打擊無證排污、超標超總量排放、弄虛作假、擅自停運環保設施等違法行為。 附件:1.有組織超低排放指標限值 ?2.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及措施的界定? ? ? ?3.監測監控安裝及生產控制參數要求? ? ? 附件1 有組織超低排放指標限值 ? 生產工段 基準含氧量(%) 污染物類型(mg/m3) 顆粒物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以NO2計) 氨 非甲烷總烴 焦爐煙囪 8 10 30 100 8 60 推焦 — 10 30 — — — 裝煤、干法熄焦 — 10 50 — — — 粗苯管式爐等燃用焦爐煤氣的設施 — 10 30 100 — — 精煤破碎、焦炭破碎、篩分及轉運;硫銨結晶干燥 — 10 — — — — 冷鼓、庫區焦油各類貯槽、苯貯槽 — — — — — 50 酚氰廢水處理設施 — — — — ? 100 注:表中未作規定的生產設施污染物排放限值按國家、地方排放標準或其他相關規定執行。 ? 附件2 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及措施的界定 表2-1 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一覽表 序號 產污環節 點位 控制要求 1 物料儲存 石灰、除塵灰、脫硫劑等粉狀物料 應采用料倉、儲罐等方式密閉儲存 脫硫石膏等粘濕物料 應采用封閉料場方式儲存。 煉焦煤、焦炭等塊狀 應采用密閉料倉或封閉料場等方式儲存,鼓勵采用全封閉機械化料場、筒倉等物料儲存方式。 焦油、苯、焦油渣、酸焦油、再生渣等含VOCs物料 應密閉儲存,并將廢氣收集至有機廢氣處理設施。 液氨及氨水 應采用儲罐等方式密閉儲存。 2 物料輸送 石灰、除塵灰、脫硫灰等粉狀物料 應采用氣力輸送設備、罐車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方式密閉輸送。 煉焦煤、焦炭、脫硫石膏等塊狀或粘濕物料 宜采用管狀帶式輸送機、皮帶通廊或密閉皮帶等方式輸送;汽車運輸的,應使用封閉車廂或苫蓋嚴密,裝卸車時應采取加濕等抑塵措施。 物料輸送落料點 物料輸送落料點應配備集氣罩和除塵設施,或采取噴霧等抑塵措施;煉焦煤翻車機室或汽車受料槽應采用封閉形式,并采取噴淋等抑塵措施。 料場出口 設置自動感應式車輪清洗和車身清潔設施,確保能夠覆蓋車輪和車身。 廠區及周邊道路 應硬化,并采取清掃、灑水等措施,保持清潔。 3 生產工藝過程 破碎、篩分及轉運等設備 應設置密閉罩,配備除塵設施。 焦爐爐體 焦爐爐門、裝煤孔蓋、上升管根部、橋管、閥體以及裝煤孔(導煙孔、除炭孔)蓋與座等設備采取密封技術,正常生產時無可見煙塵外逸。 裝煤推焦 裝煤、推焦工序設置集氣罩,對廢氣進行收集處理,確保無可見煙塵外逸。 熄焦 應采用干熄焦工藝。焦炭裝入焦罐至熄焦裝置區間,
2022-07-04
查看詳情 -
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對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出系統部署。 ? 方案提出,到2025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碳達峰與空氣質量改善協同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水、土壤、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領域協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 方案聚焦6個主要方面提出重要任務舉措。一是加強源頭防控,包括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加強生態環境準入管理,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形成綠色生活方式等。二是突出重點領域,圍繞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生態建設等領域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三是優化環境治理,推進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四是開展模式創新,在區域、城市、產業園區、企業層面組織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五是強化支撐保障,重點加強技術研發應用,完善法規標準,加強協同管理,強化經濟政策,提升基礎能力。六是加強組織實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宣傳教育、國際合作、考核督察等。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落實新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有關要求,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實現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制定本實施方案。 ? 一、面臨形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碳排放強度顯著降低。但也要看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實現美麗中國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任重道遠。與發達國家基本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后轉入強化碳排放控制階段不同,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面臨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兩大戰略任務,生態環境多目標治理要求進一步凸顯,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已成為我國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選擇。 面對生態文明建設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基于環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必須立足實際,遵循減污降碳內在規律,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切實發揮好降碳行動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源頭牽引作用,充分利用現有生態環境制度體系協同促進低碳發展,創新政策措施,優化治理路線,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 二、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錨定美麗中國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科學把握污染防治和氣候治理的整體性,以結構調整、布局優化為關鍵,以優化治理路徑為重點,以政策協同、機制創新為手段,完善法規標準,強化科技支撐,全面提高環境治理綜合效能,實現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贏。 ?。ǘ┕ぷ髟瓌t。 突出協同增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強化目標協同、區域協同、領域協同、任務協同、政策協同、監管協同,增強生態環境政策與能源產業政策協同性,以碳達峰行動進一步深化環境治理,以環境治理助推高質量達峰。 強化源頭防控。緊盯環境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源頭,突出主要領域、重點行業和關鍵環節,強化資源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加快形成有利于減污降碳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優化技術路徑。統籌水、氣、土、固廢、溫室氣體等領域減排要求,優化治理目標、治理工藝和技術路線,優先采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加強技術研發應用,強化多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增強污染防治與碳排放治理的協調性。 注重機制創新。充分利用現有法律、法規、標準、政策體系和統計、監測、監管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基礎能力和市場機制,一體推進減污降碳,形成有效激勵約束,有力支撐減污降碳目標任務落地實施。 鼓勵先行先試。發揮基層積極性和創造力,創新管理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加強推廣應用,實現多層面、多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ㄈ┲饕繕?。 到2025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 到2030年,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碳達峰與空氣質量改善協同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水、土壤、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領域協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 三、加強源頭防控 ?。ㄋ模娀鷳B環境分區管控。構建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分類指導的減污降碳政策體系。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和用途管制要求,將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納入“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分區管控體系。增強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對能源和產業布局的引導作用,研究建立以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和碳達峰目標為導向的產業準入及退出清單制度。加大污染嚴重地區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力度,加快推動重點區域、重點流域落后和過剩產能退出。依法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ㄎ澹┘訌娚鷳B環境準入管理。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審批要嚴格落實國家產業規劃、產業政策、“三線一單”、環評審批、取水許可審批、節能審查以及污染物區域削減替代等要求,采取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提升高耗能項目能耗準入標準,能耗、物耗、水耗要達到清潔生產先進水平。持續加強產業集群環境治理,明確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高起點設定項目準入類別,引導產業向“專精特新”轉型。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考慮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要求,優化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相關項目類別。優化生態環境影響相關評價方法和準入要求,推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煉油、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不含光伏玻璃)等產能。(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苿幽茉淳G色低碳轉型。統籌能源安全和綠色低碳發展,推動能源供給體系清潔化低碳化和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因地制宜開發水電,開展小水電綠色改造,在嚴監管、確保絕對安全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重點削減散煤等非電用煤,嚴禁在國家政策允許的領域以外新(擴)建燃煤自備電廠。持續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新改擴建工業爐窯采用清潔低碳能源,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優先保障居民用氣,有序推進工業燃煤和農業用煤天然氣替代。(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ㄆ撸┘涌煨纬删G色生活方式。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和碳排放。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和消費,加快推進構建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完善綠色產品推廣機制。開展綠色社區等建設,深入開展全社會反對浪費行動。推廣綠色包裝,推動包裝印刷減量化,減少印刷面積和顏色種類。引導公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等綠色低碳出行方式。發揮公共機構特別是黨政機關節能減排引領示范作用。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參與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國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 四、突出重點領域 ?。ò耍┩七M工業領域協同增效。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廣綠色設計,探索產品設計、生產工藝、產品分銷以及回收處置利用全產業鏈綠色化,加快工業領域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綜合利用全流程綠色發展。推進工業節能和能效水平提升。依法實施“雙超雙有高耗能”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開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推動一批重點企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研究建立大氣環境容量約束下的鋼鐵、焦化等行業去產能長效機制,逐步減少獨立燒結、熱軋企業數量。大力支持電爐短流程工藝發展,水泥行業加快原燃料替代,石化行業加快推動減油增化,鋁行業提高再生鋁比例,推廣高效低碳技術,加快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2025年和2030年,全國短流程煉鋼占比分別提升至15%、20%以上。2025年再生鋁產量達到1150萬噸,2030年電解鋁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至30%以上。推動冶煉副產能源資源與建材、石化、化工行業深度耦合發展。鼓勵重點行業企業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技術工藝,開展協同創新。推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在工業領域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ň牛┩七M交通運輸協同增效。加快推進“公轉鐵”“公轉水”,提高鐵路、水運在綜合運輸中的承運比例。發展城市綠色配送體系,加強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加快新能源車發展,逐步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有序推動老舊車輛替換為新能源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探索開展中重型電動、燃料電池貨車示范應用和商業化運營。到2030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量的50%左右。加快淘汰老舊船舶,推動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船舶應用,加快港口供電設施建設,推動船舶靠港使用岸電。(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七M城鄉建設協同增效。優化城鎮布局,合理控制城鎮建筑總規模,加強建筑拆建管理,多措并舉提高綠色建筑比例,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規?;l展。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使用綠色建材。推動北方地區建筑節能綠色改造與清潔取暖同步實施,優先支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利用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滿足建筑供熱、制冷及生活熱水等用能需求。鼓勵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農房抗震改造等過程中同步實施建筑綠色化改造。鼓勵小規模、漸進式更新和微改造,推進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合理控制城市照明能耗。大力發展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開展光儲直柔一體化試點。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中統籌考慮減污降碳要求。(住房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國家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唬┩七M農業領域協同增效。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方式,協同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節能減排與污染治理。深入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加強種植業面源污染防治,優化稻田水分灌溉管理,推廣優良品種和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到2025年,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均提高到43%。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強化秸稈焚燒管控。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適度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漁光一體、魚菜共生等多層次綜合水產養殖模式,推進漁船漁機節能減排。加快老舊農機報廢更新力度,推廣先進適用的低碳節能農機裝備。在農業領域大力推廣生物質能、太陽能等綠色用能模式,加快農村取暖炊事、農業及農產品加工設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七M生態建設協同增效。堅持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續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強化生態保護監管,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落實不同生態功能區分級分區保護、修復、監管要求,強化河湖生態
2022-06-20
查看詳情 -
山西省8個焦化項目匯總 圣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160萬噸/年焦化升級改造 及20萬噸/年甲醇聯產6萬噸/年合成氨項目 ? ? 建設地點:安澤經濟技術開發區唐城工業園馮子節 項目總投資:173460萬元 建設規模:規模為年產干全焦155.6245萬噸,配套煤氣凈化裝置焦爐煤氣設計處理能力:94000Nm3/h(包括焦炭1556245t/a、焦粉32643t/a、焦油78066t/a、粗苯21099t/a、硫酸(1954t/a)、硫銨17723t/a、干熄焦發電249731×103kw?h)。 總用地面積:505100m2(公司焦化項目367400m2)主要建設內容:備煤系統、煉焦設施(2×65孔JNX3-70-2型7m焦爐)、焦處理系統、焦爐煙道氣脫硫脫硝系統、上升管余熱利用系統、干熄焦及發電設施、煤氣凈化裝置、水處理系統及配套的公用及輔助設施。 建設單位名稱:圣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山西省臨汾市安澤縣唐城鎮唐城村 聯?系?人:賀主任 聯系電話:15935333185 郵 箱:lxaqhbb@163.com ? ? ? ? 山西茂勝煤化集團有限公司 120萬噸/年焦化產能置換技改項目 ? ? 項目名稱:山西茂勝煤化集團有限公司120萬噸/年焦化產能置換技改項目 建設單位:山西茂勝煤化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備案部門:介休市經濟和商務糧食局(介經商糧[2017]164號) 項目總投資:164537.76萬元 建設地點:介休化工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內(山西茂勝煤化集團有限公司現有焦化廠南側) 占地面積:29公頃(約435畝) 項目建設內容: (1)主要生產區:2×55孔JL6253D型寬炭化室、雙聯火道、分段加熱、廢氣循環、焦爐煤氣下噴、側裝式搗固焦爐以及配套的備煤、除塵、干法熄焦、篩儲焦、化產回收(包括冷凝鼓風、脫硫、硫銨、洗脫苯等裝置及焦化罐區)等生產裝置。 (2)輔助生產區:新鮮水系統、循環水系統、復用水系統、排水系統、車間變配電所、制冷站、泡沫站、事故水池、污水處理裝置、中央控制室等。 ? ? ? 山西金燁焦化有限公司 197萬噸/年炭化室高度6.8米 搗固焦化升級改造項目 ? 項目名稱:山西金燁焦化有限公司197萬噸/年炭化室高度6.8米搗固焦化升級改造項目 建設地點:山西襄垣經濟技術開發區富陽園區 建設性質:改建 建設規模:197萬噸/年炭化室高度6.8米2×75孔JL6856D型節能環保搗固焦爐、1×270t/h干法熄焦裝置(備用濕法熄焦)、裝機容量為1×40MW的干熄焦余熱發電裝置、1×142t/h(9.81MPa、540℃)的余熱鍋爐、煤氣凈化、化產回收等設施 ? ? ? ? 山西宏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216萬噸/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搗固焦化技術升級改造項目 ? ? 建設地點:臨汾市古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澗河工業園 建設單位:山西宏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環評機構:山西清澤陽光環??萍加邢薰? 建設項目概況: 屬于“上大關小”置換建設的216萬噸/年焦化項目,采用3×65孔JL6253D型炭化室高6.25米搗固焦爐,配套建設2×190t/h干熄焦裝置和1×50MW的汽輪發電機組。凈化后的焦爐煤氣部分回用于焦爐,剩余焦爐煤氣外送山西佳諾新能源有限公司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生產LNG、液氨。項目總投資317385.09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總計54365萬元。 ? ? ? 山西禹王煤炭氣化有限公司 134萬噸/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搗固焦化項目 ? ? 項目名稱:山西禹王煤炭氣化有限公司134萬噸/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搗固焦化項目 建設地點:忻州經濟開發區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 建設性質:技改 建設規模:主要包括備煤、煉焦、干熄焦及余熱發電、備用濕熄焦、焦處理等工序;煤氣凈化包括冷鼓、脫硫、硫銨、蒸氨、終冷洗苯及粗苯蒸餾等工序,同時建設配套公輔系統及環保工程等。 ? ? 山西省黎城縣裕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鋼焦配套128萬噸/年炭化室高度6.25米 搗固焦化升級 改造項目 ? ? 項目性質:技改 建設地點: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西仵鎮 建設單位:山西省黎城縣裕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建設周期:兩年 投資總額:311285萬元 建設內容:炭化室高度6.25米JNDX3型65+52孔搗固焦爐;配套化產回收和煤氣凈化回收利用裝置,脫硫脫硝等配套環保設施;200噸/小時干熄焦裝置。焦爐煤氣用于配套建設氫氣合成氣,氫還原鐵裝置。 ? ? ? 山西東義煤電鋁集團煤化工有限公司 120萬噸/年5.5米搗固焦化 及配套170t/h干熄焦項目?? ? ? 山西東義煤電鋁集團煤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孝義經濟開發區(省級)梧桐煤化工園區,公司法定代表人穆錦琿?,F有120萬噸/年焦化裝置已投產在試運行中。 ? 本項目為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主要包括焦爐煤氣儲存、壓縮、精脫硫、轉化;甲醇合成、精餾、儲存;PSA制氫、氨合成氣壓縮、氨合成、液氨儲存。配套空分、火炬和相應的公用工程設施(循環水、消防水、生化處理、空壓站、變電所等)。 ? ? ? ? ? ? ? ? ? ? ? ? ? ? ? ? ? 山西華鑫煤焦化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180萬噸/年焦化及化工新材料項目 ? ? 2020年12月18日,山西華鑫煤焦化實業集團有限公司180萬噸/年焦化及化工新材料項目一期”重點項目開工。 ?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52.1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22億元,建設6.78米2×70孔搗固型焦爐,同時配套260噸/小時干法熄焦及余熱發電設施,并對上升管余熱進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實現節能降耗;焦爐煙氣采用高效脫硫脫硝工藝,VOCs廢氣全部返回負壓煤氣系統或焦爐燃燒系統,產生的廢水通過深度治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各項污染物均進行了合理處置,排放水平可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準要求。二期投資30.1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尼龍6項目和年產1500噸復合碳纖維材料項目,配套環保安全設施和公共設施。項目建成后,可新增銷售收入69.10億元/年,新增利潤6.22億元/年,年利稅4.84億元/年。 ?
2022-06-06
查看詳情
上一頁
1
2
...
31
下一頁